Saturday, December 24, 2011

Dear Taiwan on YouTube!

To all our friends and supporters, the film in its entirety is online!  I realize that through other outlets, such as our Twitter feed and Facebook page, this info has already been broadcasted, but in case you missed it!  And yes, we want to hear from you!  Comment below, comment on YouTube, tweet at us, leave us a message on Facebook, and/or email us!  Let us know what you're thinking


Part 1:

Part 2:

Part 3:

Thursday, December 15, 2011

好國好民,特殊認同下的國與民 座談會 on TWFuture Deep Sound 深音

歡迎收聽於12月09日舉行的【Café Philo 哲學星期五@台北】之《 好國‧好民:一段特殊認同下的國與民 》座談會:

好國好民,特殊認同下的國與民(一):開場

好國好民,特殊認同下的國與民(二):對談與分享


(一)下載:
http://deepsound-twfuture.podomatic.com/enclosure/2011-12-11T09_06_41-08_00.mp3

(二)下載:
http://deepsound-twfuture.podomatic.com/enclosure/2011-12-11T09_08_30-08_00.mp3


酥餅的BLOG: 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18395143
深音網址:http://deepsound.twfuture.org

Friday, December 9, 2011

作為台灣這個世代的年輕人...

台灣觀眾朋友張先生的分享:



昨晚看了紀錄片 Dear Taiwan 好國好民 是關於台灣過去數十年來認同問題的探討,作為台灣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必須肩負沈重的使命,卻也可能蘊含難以想像的契機。我深切的期許,這塊土地的命運,必須要由我們來做決定。
今天中國時報社論寫到了一句話我很喜歡:「也許大家都有不同的過去,但是基於大家都必須一起面對共同的未來,尋找集體記憶的交集,應該是最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也是建構台灣未來方向的共同基礎。」台灣這段期間的歷史、政治過於複雜,讓很多人對於理想的追尋產生質疑、斷裂,但如果這個時代的人,真的能夠拼湊一個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都能認同的集體記憶,那或許我們就能夠更堅定的一起向前行。

Friday, December 2, 2011

親愛的台灣

已經很久沒為台灣而哭了。

2008年以前,每次回台灣訂機位一定是選擇靠窗的位置。原因無他,只因為回到家就會情不自禁。當飛機在桃園機場上空徘旋時,不只胸口和喉頭會緊,還得靠著窗遮掩不自主泛紅的眼眶;想到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所受過的屈辱和悲傷,就會萬分不捨。接著,再想到這個偉大的國族,竟能在多次的異族統治,在大屠殺與38年的戒嚴世界記錄之後,以寧靜革命的方式走上一條尊重人權的民主路,這下子眼淚就更難以控制,但這些淚水中卻有更多驕傲的情緒。套句老公常說的一句話,It's so nice to be a Taiwanese!(做台灣人真好!)

然而,322發生了。四年前挫敗的那一晚沒有哭泣,連去年被一顆子彈擊碎的五都選舉,也沒有讓我悲傷,滿心只剩下憤恨和怒氣。什麼時候台灣的價值變得如此低落?撇開統獨意識不談,為何施政滿意度和民調都低下的藍營候選人,不僅沒有得到該有的教訓,還能繼續連任?就這樣子,過去的四年來不再選擇靠窗的機位了,在政績和人格都乏善可陳的馬英九進了總統府後,我的心變得又冷又硬。直到最近。因為一些事情的發生,又讓自己回到過去很無路用動不動就熱淚盈眶的習慣。

其一是小英的支持者的熱情,尤其是那些經濟和政治上都是弱勢的人民。即便生活艱苦,這些無名的英雄英雌,就算翻山越嶺(這不是形容詞而是真人實事)也要參與決定台灣未來的這一刻;無數的小英支持者的故事和他們的心意,不斷的提醒自己做台灣人真好。

但融化心底硬塊並幫我重拾信心的,是甫於十月底發行的紀錄片「好國好民」。影片的片名出自殉道已經二十二年的鄭南榕先生,在1987年2月23日的獄中日記,他寫下:「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如此簡單但動人的句子,道盡了做為台灣人的尊嚴和驕傲;因為鄭南榕所追求的,並不只是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的理想是一個有人權、公義和相互尊重的進步社會。

「好國好民」探討的不僅是今天台灣年青人對自我的定位,也是台灣人對國家認同感的省思。其實,更白話一點就是「我是誰?」這個看似簡單但對許多台灣人是複雜而困難的問題。片中接受採訪的人涵蓋各專業領域的年輕世代,也有來自各族群的背景;影片中夾雜著英文、中文、河洛…各種不同的語言,正是台灣歷史的複雜面和豐富性的縮影。在訪談的記錄中,被訪者透露了每一個人不同的背景但又似曾相識的人生境遇;從過去的黨國教育和價值觀的困惑中追尋自我,有人從參與社會運動中找到自己獨特的「台灣人的價值」,有人的觀念在出國後不斷的受到挑戰,但最後都回歸到對土地、民主、和人權的深刻認同。

這一群新生代的台灣人追求的不只是台灣的獨立性,他們對自己的文化充滿熱情、自信、和勇敢發聲的智慧。就像影片中所說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世界沒有很多人還有參與建立自己國家的機會。也許我們還有國家認同的問題,也許我們經常會沮喪,但這也是我們的幸福,因為也許「好國好民」的台灣共識就會在我們的手中誕生。

「好國好民」影片的經費是由海內外的台灣人集資約美金5萬元(新台幣150萬)所拍製的:影片的企劃製作是王振源和陳麗貴,並由陳麗貴擔任導演。雖然經費很陽春,但內容的深度和涵蓋範圍之豐富,讓我們反覆觀看了多次,而且每一次都帶給我們更多的感觸和思考,當然,還有管不住的淚水。無論你對自己的身份定位和國家認同是什麼,只能說這是一部台灣人都不該錯過的影片。

2008年322後,一位很傷心台灣朋友對我們說:「不要回來了~台灣沒救了!」四年後,隨著小英的帶領和支持者的熱情,我們又看到Taiwan Next的希望。而這位好友也在最近來信說,她有很強烈的感覺想跟我們說:「如果台灣需要,一起回來打拼吧!誰叫我們有一個苦難的母親啊!」對養育自己的土地充滿感情本來就是自然天成,朋友的心情我很可以了解;就像「好國好民」的英文片名一樣,「親愛的台灣」(DEAR TAIWAN)永遠是我們的根,也是我們摯愛的國家。

TOTTORO
 (出自 TOTTORO當家親愛的台灣